首页    艺术家专访    一泓丹晨——我所认识的著名画家贺丹晨教授

一泓丹晨——我所认识的著名画家贺丹晨教授


《中国艺术文化》第二十期封面

 

 

一泓丹晨——我所认识的著名画家贺丹晨教授

 

文 徐贤文

 

丹晨君,姓贺,字旭初,湖南人士。早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师承大家卢沉、周思聪、姚有多先生,专攻写意人物画,后执教于广州美术学院,再赴欧、非诸国考察访问。归国后任教于川音成都美术学院。虽年差几岁其阅历与经历却不尽相同。

 


《保路风潮》

 

余观其近年之创作,无论是图绘小品、连环绘画、水墨人物、相关理论书籍、撰写之论文均显示出过人之处,展示出其灵动的才智。余曾观其为毕业学生展览撰写序言的行文中,手执毛笔,略加思索,一挥而就,洋洋洒洒千余字,其行笔流畅,笔力有劲,读起来琅琅上口,却无一改动之处,在场诸君无不惊叹,足见其平日国学底蕴之深厚。

 


《向阳图》

 

据丹晨自叙,自幼深得国文老师指点,方能成就今日之举。不仅行文其也偏爱做诗,余观其诗也颇具诗意,不妨例举其近作:“晓起望湖上西南诸山”“雨声才止跳珠急,晨光微逗烟丝湿,倦眼朦胧尚未醒,水风寒向衣襟袭,残月瘦竿斜人影,梦酽千山无管领,一双白鹭惊人飞,飞飞直上万松岭,岭山晴云将雨至,迤逦斜托入龙井。”好一幅诗中有画的意境!从中领略其对诗作的研究与探索,足见其在此方面之造诣深厚,才情十足也。

 


《耳疾图》

 

弟入川十二载有余,在领略蜀中文化、人情、风俗中逐渐把自己融入于其中,在川执教以来,君以良好之师德,精湛之才艺,颇丰的硕果令诸君赞叹。又因其在文艺领域中作品之丰并有获大奖,颇有建树,使之被四川省人事厅破格评为最年轻之教授,从而成为一段佳话,令吾等佩服不已。

 


《好日子》

 

丹晨君颇爱学生,常视同学为子女看待,予曾见其为学生题跋留言,不厌其繁,其场面感人之深,令我等汗颜。

 


《公公说不酸》

 

丹晨君阅历触及生活面广,世间种种凡事皆有所闻,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逗留,其对生活的观察颇具细心之处。罗丹曾曰:“能以平常事物中发现美来便是画家的眼睛”,晨弟则偏属这类用眼睛来发现生活乐趣之人。我们在其作品“标准形态”系列作品中体味出其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那一幅幅对人生的形态和种种乐趣,透过其智趣与幽默的表现,揭示出生活真实的一面,此乃是画家对生活细心观察和体会之结晶。

 


《醉秋图》

 

然敝人则对其所作小品偏爱有加,小品画虽然着墨不多,但画中意味横生,乐趣无穷,以一件小事则传达对人生的态度及至对社会现象的剖析和揭露,无不入木三分,耐人寻味之感。我们来观赏一下其作品“绝对投入”画中的表现形态吧,昏暗的灯光下三缺一的几个老友正如痴如醉地打着各自的雀牌,神情极为专注,旁若无人,这在蜀中本属常见之事可在画家笔下表现出来却使之耐人寻味,这芸芸众生相在其笔下则成了诸君思考之图,无不让人联想万千,大有敲醒世人之说。

 


《教子图》

 

“画不像”则表现出社会的另一个层面,地上飞 舞着画了不知多少遍的“美女”形象,但作画之人则还是心不在焉地继续作画其中,画中的形象除了彪形大汉外,他的头脑应该是在打少女的歪主义吧,是否在借给美女画像之机想琢磨是什么呢?耐人寻味。这平常的生活小事用这种借喻手法在画家笔下却表现的恰如其分。

 


《花花世界一袋收之》

 

我们平常对生活中发生的琐事均无感觉,大都不曾留意,然丹晨则从平常事中琢磨出不平常事来。我们从“停电趣事”系列等一批作品中可见一斑。“路边拾遗”“中国现象系列”“普通话考试图”“来年计划”“比耐心”“不觉已是白发翁”等等足见其对生活之观察与把握处理得十分到位,细致入微。

 


《三桃图》

 

它让人回味人世间的种种态式,展现的都是对生活的思考,它让我们在获得开怀一笑的同时也享受了作品中美的感受,这是画家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他对人生的本质感悟,对生活的顿悟,对自然人性及世间万物的修为上升到自己的创作里的才智的体现。

 


《月高竹静声》

 

小品画在艺术的门庭里属于一个重要的分支成员,其展现的作用并不比任何一门主科缺乏艺术的感染力,无论是舞台上的小品表演艺术还是绘画中的小品绘画艺术,往往给人带来的是人生的体味,使之激活自己的性情,使人在获得开怀一笑的同时也触动其对生活的感知,这其中引出的情与感,悲与喜,爱与恨,又谁能说与己不无关系呢?中国画的小品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以小、快、轻、趣、活的特点,取物像的基本态式而成,不追求逼真之势,则倾注于神韵对造型的夸张变型的概括,并融汇自身的主观情感因素,个人风格因素而成。

 


《对话图》

 

小品画更注重形式感,它排斥于空间的制约,在对物像为依据的同时又反对机械的模仿,“以形写神”概括了小品画的造型法则,主动把握对象的总体特征,认真细致地揣摩观察,体会客观物像给我们带来的神韵,所谓“下笔要有神,必先心中有其神韵”然则大成也。

 


《枇杷熟了》

 

再观丹晨之作,它透露的是对生活本质的描绘,展现的却是大家的风范和气质,其作品的构成常常配以大量的书法文字,使书和画融于其中相得益彰,我们不能不对他的那种对事物独具的观察力,对其那种对生活细节观察入微的才气和能力以及作品展示的艺术魅力亦发出内心的赞叹。

 


《红果果》

 

丹晨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时因先生卢沉、周思聪、姚有多的关系偏爱水墨人物画,在深得先生们的真传之际,亦对所学之学颇具上心。在如今艺海如林、学说繁多的当今时世界里,能把自己其根植于中国绘画的传统中,向世人展示出扎实的基本功、深厚的造型功底,在如今这个烦燥的世界里已经不多见了。

 


《笑纳百川》

 

我们从其中国画“叶子”“人物写生”等水墨人物作品中可见一斑。予观其为学生示范作业大都一挥而就,造型准确(并非一味准确,而显示的却是以形写神的意向效果),笔墨生动,并能抓住物像之特征加以夸张、变型、概括恰到好处,这归就于其平日扎实基本功的训练之结果,以至于入笔时常常“成竹在胸”,物像的解剖结构、造型特征、运动规律、生活气息,无一不是显露于纸上,呈现于观众的是精湛的技艺与才能。丹晨属于性情之人,为人谦和,待人诚恳,做事豪爽,工作效率之高是有目共睹的。在建设川音成都美术学院中做了不少常人做不到的事情。

 


《一叶遮目非丈夫》

 

丹晨君为了学院的建设,不辞辛苦相邀诸君同学来川任教,选拔有识之士共助学院,应该说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发展到今天取得的巨大成就丹晨君功不可没。

 


《钟馗嫁妹》

 

这一点上深得上级赏识与赞同。如今丹晨巳踏上了省美协等专业机构主要领导岗位,又刚刚受邀完成了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巨作《民族欢歌》,并接受了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专访,名声大噪,我等深信其将不遗余力施展自己的才能。带领四川美术界共建辉煌。

 


《悠然见南山》

 

一泓丹晨,愿丹晨老弟的才情与智慧似长江流水滚滚不息,奔腾不已,在未来的事业中舒展得更为爽意,让我们期待他新的更大的成就吧。

 


《民族欢歌》

 

 

《民族欢歌》史诗般的韵律

 

文 陶诗文

 

“在我们这个冷淡的,散文式的时代里,诗歌(绘画)需要的是火焰,火焰,第三个还是火焰;否则,就很难使我们温暖起来”别林斯基说。《民族欢歌》就是一幅充满温暖和激情与创造的艺术巨作,画面中弥漫着的是柔顺光辉鲜艳如火般热情的眼光,是人们勇敢豪放幸福的体态,是他们无限激情欢歌的迸发,他们仿佛要把天地紧压在他们热情如火的怀抱里,一口喝干永无穷竭的生命之杯,陶醉的眼神溶化成一片片幸福在画面的神州大地上飞扬,这是画家内心情感火焰般的燃烧,是盛世的欢腾与画家炙热深情的相互交融而织的欢歌图。

 


《民族欢歌》局部

 

绘画大师石涛曾提出“笔墨当随时代”,画家贺丹晨的《民族欢歌》就是这个大时代的绘画精神的最高体现和画家本人热烈情感的灿烂注脚。

 

绘画是特定时代的画家通过艺术语言的运用,创造出各种形态的艺术形象,以表达其对时代精神的感知与认识,传递情感与体验,寄予理想与追求的艺术实践活动。为此贺丹晨的身体和心灵走进了富有时代感的生活现场,去寻觅那一缕为之燃起的艺术火焰,为了使画作更加完美,贺先生不但前往多地进行采风,而且还详细研究了各民族的人物形象、服装特色和舞蹈动作,通过大量的采风和浩瀚资料的查阅,疏通了画家内心的艺术脉络,积淀了画家充沛的艺术思想,迸发了画家内心蕴藏的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

 


《民族欢歌》局部

 

《民族欢歌》宽17米,高3.5米,以写实手法表现全国56个民族盛世欢歌的景象。贺丹晨带领自己的团队经过半年时间创作,数易其稿,终成巨制。该画在创作上采用浓墨重彩,降低饱和度的方法完成,由于尺幅巨大,画中人物每个身高都在1.8米以上。画作以长江、黄河、黄山、泰山等作为大背景,此外还有21只白鹤和9只象征“永久和平”的白鸽。

 

在《民族欢歌》的画卷上画家表达的两个主题“民族的精神风景”与“欢歌时代的影音”彼此交融,可谓淋漓尽致,堪称一部时代史诗。

 


《民族欢歌》局部

 

民族意义的表达是无法与时代精神和人们的时代情感割裂的,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祥和安宁,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之气,画家选取了长江,黄河,黄山,泰山作为画面的大背景,把中华大地的地域形态作了一个完整的代表性的表达,同时画家没有去着力表现长江黄河的惊涛骇浪和黄山泰山的巍峨雄气势,而是用他柔情细腻的笔墨抒发着对它们的风和日丽,山光水色,山明水秀的深情,藉此传递“祥和”之态“盛世”之景;画家没有就此将笔墨收住,而是在这片大美祥和之中让象征“永久和平”的21之白鹤和9只白鸽自由幸福地翱翔,与欢歌的各族人民一起共享这和平、祥和、美好的盛朝时代,画面对于每一形态都有感于,既超越形之外又不出神之内之悟道,从构思到立意始终贯穿以寓意于象,是以象尽意的传统造型精神的最高体现。

 

 


《民族欢歌》局部

 

在这么一个大美和谐的时代背景之下,生活着欢歌笑语的各族人民,着力表现着他们的“幸福感”。整个画面中人物神态自然,众多人物角色不着雕琢刻意之痕,56个民族的人们各表神态,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布满他们的眉梢那就是“幸福和快乐”:他们或鼓或奏,或弹或舞,或歌或笑……他们或抚琴浅吟,或裙纱婆姿,或绸带炫舞,或曼妙弄影……幸福地表达着他们无与伦比的激动心情。

 

长长的人物画卷中融汇东西方艺术,凝聚雕刻、油画、水墨于一体,单纯中蕴含丰富、饱满之中有舒展,强烈中显柔和的艺术风格。

 


《民族欢歌》局部

 

画家的创作都是民族性的创作,在创作中必然会使用自己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和审美心理去观照反映事物,必然会选取本民族、本时代钟爱的主旋律题材,使用本民族的独特的绘画语言。在我们观赏民族欢歌时就可窥见:贺丹晨从传统艺术中款款走来,他以其敏感的视觉洞察力和他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力素养,运用当代艺术的综合性创见解构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其高超的自我驾驭能力,又敢于让他去接受并融合西方现代艺术的精华,创造性地使用了其独创的“色皺法”“油墨法”和“勾填法”等技法,丰富了他的创作思想和技艺。

 


《民族欢歌》局部
 

在《民族欢歌》的创作中,贺先生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为创作依据,以民族民间博大的艺术语汇为创作母体,在深入文化思考的同时,开拓并再认识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新思维,从传统中汲取创作形象,对中国传统艺术符号进行创造性的解构,线条的质量充分地把笔、墨统一运用到宣纸上,形成了有质量、有质感、有生命力的线条;同时画家在《民族欢歌》中对色彩的运用更是充满了一种表现性和绘画性,并具有色彩塑造的流动感和节奏的韵律。

 

《民族欢歌》的歌声还在绕梁,贺丹晨艺术之路还在前行,黑夜给了他一双黑色的眼睛,他不断地在用它寻找着他的艺术光明。

 


《冰战》

 

 

闲言碎语

 

文 贺丹晨

 

艺术创作过程亦是:产生思想线索“酝酿”“形象”选择最佳“手段”,从而达到个人“渲泻”以及感染“别人”之目的。如此可见,好的作品不仅仅是传说美学中的陶冶性情,记载物象和事件的功能而应从人文、哲学等方面予以重新思考。

 


《延年》

 

选材没有好坏之分,正如艺术形式没有新旧之分一样,表达得好就好,表达得不好就不好。我们最好不要用所时词汇去装饰自己的艺术作品。正如一个叫花子没必要去扮阔佬一样。如果那样迟早你是会露出破绽的,你就是你,一味的玩弄技巧会让人觉得腻味。技艺的表现最高境界应该是初看不露山水,细细品味,美景连绵。市场化不一定不好。安迪·沃霍尔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艺术家,只不过他的市场很个人化。

 


《知足常乐》

 

人们从来没有摆脱过恐惧感,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这种感受其实越来越强了。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便利,却使人类越来越孤独。物质的愈发达,人的贪欲则愈强,工业社会越发达,人的依赖性也愈强。所以说,高度发达的“科学文明”,最终可能毁灭人类自身。

 


《飞蝶图》

 

如果说现代艺术品还有魅力的话,那么它一定是在当代人的理想和追求越来越消亡上,灵感、梦想破灭的大环境下,使人们回到了感知和理想的虚幻世界。

 


《品高何畏俗》

 

一件作品要是没有一个以上新的因素点,那么这件作品肯定没有意义。假如你不断地重复自己或重复别人的经验,而不研究和发现自己真正的需求点,你的工作便是一种错误的重复而不是艺术。以为自己创造了一种符号,便不断声明这是自己的领地,别人是不可侵犯的,其实是非常懦弱和可笑的。我不赞同动不动就用“创造”两个字,这是一种对历史和科学不负责任的词汇。我们对宇宙的历史、人类本身到底了解多少?可能用“发现”二个字更为合适。艾末末先生谈到艺术家是鸟,评论家是鸟类学家的话有点意思,而我要说现在很多“艺术家”已不是自由飞翔的鸟,而是自愿呆在鸟类学家设置的鸟笼中的、会学舌的鸟。

 


《红梅图》

 

一个进京赶考的秀才在路上看见一位老者正在垂钓,每钓上一条鱼儿,他又将其放回河中,劝其拿去卖钱,问:为何?曰:钱能生钱。问:又如何?曰:可过更好的日子。问:后又如何?曰:日子好了,您便愉快了。问:你看我现在不愉快吗?无言以对。其实这老者的状态就是艺术创作中应有的心态。所谓的“寂寞之道”那是因为自己缺少真实的情感快乐,号称“太累”的画家一定不好此道。传统是人类习惯的过去,现在你正在进行的行为又将是后人称之为的传统。造型、造型,强调的是造,而不是描。

 


《玉立图》

 

在美术学院的学习应该把自己的学习时间分成这样几块:1/3的时间在图书馆,读书和思考;1/3的时间向教师和同学讨教;1/3的时间实践练习。美院为你提供的是一个场,你到底要练什么功?只有你自己知道。

 


《互逗》

 

我的创作更趋于现实意义中的自我思量。当我的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时,也希望人们获得与我一样的思考,去更加关注我们身边的姿态。通过放大的思维和图式成为人们对习惯的、麻木的诸种“标准形态”的反思。教师是一种职业,“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和搞艺术不是一回事。如果一定要说教育人也是艺术的话,那就讲不清了。中国古贤:“形而下者谓之器。”并不是不尊重科学探索。在艺术问题上西方有西方的科学(解剖、透视学等),中国有中国的审美原理(意境、情感等),各自立场不一罢了。

 


《戏鱼》

 

毛主席说:“一个人作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不做坏事。”我说:一个人做一辈子作品不难,难的是做一件好作品。学生上大学时最重要的是思维训练,其次才是技能。“眼高手低”不可怕,“手高眼低”才是致命的,作艺术更多的是“学道”“学养”和“悟道”,“厚积薄发”是一个高学问层次的人,轻松渲泄其才能而产生的巨大能量。

 


《邀月图》

 

艺术家关心的是一个片断的人生,哲学家关心的是一个整体的辩证关系。艺术家靠情绪和艺术手段把思考的现象(状态)用具体的符号表现出来。哲学家靠理性的分析把事物的内在联系阐述出来。

 


贺丹晨

 

贺丹晨,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师承叶浅予、李可染、卢沉、周思聪、姚有多等先生。

现任川音城市与环境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著有:《六论小品画魅力的构成》《丹晨画语录》《痕迹艺术家贺丹晨个案》《贺丹晨水墨人物教学画稿》《大家风范·贺丹晨水墨心象》《丹晨新作集》等,主编美术专业刊物及教材几十余卷。

其代表作品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多幅作品被中、外多家机构和个人收藏。有大量作品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活动中展出并分别在专业杂志上发表。

2011年被四川省委宣传部,文化厅,省文联评为“巴蜀画派”最具影响力艺术家。

2012年被中国艺术传媒评为“最具收藏潜力艺术家”称号。

2012年6月受全国人大邀请为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创作巨幅中国画《民族欢歌》,该作品宽17米,高3.5米,于2013年9月被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收藏。他接受中央电视台9频道、10频道制作的专题片——《艺术大家·贺丹晨》《民族欢歌——老贺和他的团队》,将于2014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共计100分钟。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各类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数次。

2014年3月接受四川电视台9频道录制并播出专题片《绘画名家贺丹晨》、2014年7月接受湖南卫视国际频道录制的专题片《水墨名家贺丹晨》。